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02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汉乐府的古诗作品《十五从军征》第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①中庭:屋前的院子
  ②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翻译】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鉴赏】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相关阅读
1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泊平江百花洲》,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 【查看全文】

2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 【查看全文】

3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早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 【查看全文】

4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出自宋朝诗人王令的作品《暑旱苦热》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 【查看全文】

5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田家蓐食徇所务》,其古诗全文如下: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 【查看全文】

6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出自宋朝诗人赵令畤的古诗作品《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