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红蕉》,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注释】
[1]红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小,花色红艳。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其花“春夏开,至岁寒犹芳。”
[2]晚英:秋冬之花,此指红蕉。穷节:岁未时节。
[3]绿润:指红蕉叶的鲜绿。朱光:指红蕉花的红艳。
[4]以兹:凭此用此。正阳:傅玄《述夏赋》:“四月惟夏,运臻正阳。”指农历的四月。正阳色:指红蕉至秋冬仍保持春夏时的颜色。
【翻译】
红蕉岁未犹吐芳,绿叶红花含春光。凭此春夏鲜艳色,娇柔美好斗寒霜。世人偏重边远物,流放之人独悲伤。远眺夕照山林间,落木萧萧无遗芳。
【鉴赏】
对于柳宗元的咏物诗,汪森在《韩柳诗选》中评论道:“短章咏物,简淡高古,都能于古人陈语脱化生新也”。对于《红蕉》,古人亦多陈语,关键在柳宗元如何“脱化”,怎样“生新”。
宋祁在他的《红蕉花赞》中,称颂红蕉“叶小而花鲜明可喜”,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则对红蕉的花“端各有一点鲜绿”倍加喜爱。大抵红蕉后人径直称其为“美人蕉”,都是着眼于其花的艳丽动人吧。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第一联直写其花。虽也对其外表予以描写,但却更突出其精神。“晚英”,指秋冬之花,王勃曾用来写梅花,刘禹锡曾用来写菊花。而将红蕉也称之为晚英者,柳宗元当为第一人。又因为红蕉“春夏开,至岁寒犹芳”,这样称呼,也是恰如其分的,这便是“脱化”。
“穷节”是指岁未时节,此时万花纷谢,百草调零。一个“值”字,便显出红蕉精神。然而,这还不是它的全部。“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第二联才抓住了红蕉本色。红蕉不同于菊之清冷,更不同梅之寒瘦,它以春夏盛开的百花仙子之一的面貌,以娇小美好的风姿,迎寒斗霜,一个“凌”字,将其无畏的精神,勇敢的品格,和超然洒脱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至此,诗人在读者面前,塑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艺术形象,这便是柳宗元的创造,便也是他的“生新”。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十二月十五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注释】 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 【查看全文】
2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其古诗全文如下: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 【查看全文】
3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 【查看全文】
4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雉带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 【查看全文】
5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 【查看全文】
6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河传何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