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48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泊岳阳城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释】
  (1)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2)逾:越过。
  (3)仅:几乎,将近。
  【翻译】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
  【赏析】
  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也是很迷茫的。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 仗,“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非常贴切。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相关阅读
1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赠江华长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 【查看全文】

2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出自宋朝诗人寇凖的作品《江南春杳杳烟波隔千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注 【查看全文】

3 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丑女来效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 【查看全文】

4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水调歌头追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 【查看全文】

5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 【查看全文】

6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口号赠征君鸿》,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