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释】
⑹岁暮:岁末,一年将终时。喻年老。言幸而未折梅见寄,免我起岁暮之感。
⑺若为:怎堪。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乡:一作“春”。
⑻江边:浣花溪边。垂垂:渐渐。耶律楚材《和渔阳赵光祖》诗之二:“十年叹我垂垂老,万里怜君得得来。”发:指花开放。
⑼朝夕:时时,经常。《尚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翻译】
蜀州东亭,盛放官梅,你勃发诗兴,写出动人的诗篇,就像当年咏梅扬州的何逊。此时面对雪景,自然遥遥相思,何况赶上送别客人,恰逢腊梅迎春,不由想起故人。幸亏没有寄来折梅,以免勾起我岁末伤情;赏阅折梅,怎堪那乡愁缭乱,思绪纷纷。这里的江边,也有一棵梅花,渐趋吐蕊,朝朝暮暮,催得我白发丝丝,繁霜染鬓。
【赏析】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而诗人却庆幸未蒙以梅相寄,以免勾起伤感。他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他草堂门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树:“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攒聚一身,自然白头,与梅花梅树棋手没什么相干。可怜这“江边一树”,也实在晦气,自家无端挨骂不算,还牵连得百里之外的东亭梅花,也被宣布为不受欢迎者。
此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原来,诗歌大抵以写情为第一要义,咏物诗也须物中见情,而且越真挚越深切越好,王世贞立论的出发点,应该也是一个“情”字。作为咏物诗,这首诗重在抒情,在杜诗七律中,算是别具一种风格。
相关阅读
1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 【查看全文】
2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女耕田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 【查看全文】
3 秦本纪翻译赏析_秦本纪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秦本纪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秦的先祖是颛顼帝后代子孙女。 女织布,一燕子生蛋,女吞食,生下儿子大业。 大业娶少典氏的女儿,名叫女华。 女华生下大 【查看全文】
4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出自唐朝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 【查看全文】
5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阆山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 【查看全文】
6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燕燕》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