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琴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注释】
⑸宝靥:妇女颊上所涂的妆饰物,又唐时妇女多贴花细于面,谓之靥饰。这里指笑容、笑脸。
⑹蔓草:蔓生野草。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⑺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
【翻译】
司马相如年老体衰时,依然像当初一样爱恋卓文君,二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司马相如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于是他们便开酒舍维持生计。我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碧空白云。心中欣羡万分!看到琴台旁的一丛野花,我觉得它就像卓文君当年的笑容;一丛丛碧绿的蔓草,就如同卓文君当年所穿的碧罗裙。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来几乎闻所未闻了。
【赏析】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观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作者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幻象。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文君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已经飘然悄临。
结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明快有力地点出全诗主题。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紧紧相连的。《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这里,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一则是说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风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在艺术上,首先,人物描写生动形,十分传神。其次,典故的运用,借他人之情表自己之意。再次,时空跨越,意境深远。
相关阅读
1 风絮晚,醉魂迷。隔城闻马嘶。落红微沁绣鸳泥。秋千教放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絮晚,醉魂迷。隔城闻马嘶。落红微沁绣鸳泥。秋千教放低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醉桃源会饮丰乐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阴浓合晓莺堤。春如日坠西。画图新展远山齐。花 【查看全文】
2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橡媪叹》,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 【查看全文】
3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查看全文】
4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解语花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 【查看全文】
5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词作品《寻道观》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 【查看全文】
6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忆江南词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注释】 ⑴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