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西亭子送李司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注释】
⑴西亭子: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李司马: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⑵郡城:指虢州。
⑶盘:盘旋。跻:登,升。
⑷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五马:汉时州郡太守用五马驾车。这里指虢州刺史的车马。天半嘶(sī):在半天空嘶叫。形容亭高。
⑸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玉壶:酒壶。
⑹端倪:边际。
【翻译】
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顺着山崖向着山顶登去,群山向下觉得飞鸟更低。半天空今马儿阵阵嘶叫,游壶美酒本为好友而提;坐到亭上放眼一望无际,红花绿柳处处莺鸟乱啼,千家万户连着弯弯小溪。饮洒末醉已听傍晚鸡啼,提笔写诗送别为友离去;为君题诗啊,哀伤别离,春草萋萋啊,没了马蹄。
【赏析】
这篇作品为送别之作,描绘西亭景物,抒写惜别情怀。诗的开头四句写登亭。首句点出西亭的方位及其“高高”的特点,次句承首句以“直上千尺”来直写其高,以“与云齐”来陪衬其高。三、四两句则写登亭,用“群山”、“飞鸟”来烘托西亭之高,并点出已登上。
诗的中间五句写登上西亭后所见景物。“使君五马天半嘶”,点示主人身份并从侧面写西亭之高,与上面“群山”,“飞鸟”构成颇为雄壮的景象。“丝绳玉壶为君提”,顺便点出“送”字,并为下面“酒行末醉”伏线。接着,诗中使用一“望”字领起,写登亭后所见。“无端倪”写总的感受,意境辽阔,很符合登高特点。下面两句具体写景物。“红花绿柳”,以浓郁的互相映衬的色彩写所见,“莺乱啼”写鸟声的喧嚷,是所闻。这一句描绘出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盎然春意,是西亭子周围景色。“千家万井连回溪”是俯望所见,勾划出宁静幽美的田野风光,是山下景色。这几句景物描绘,由近及远,用笔极自然,深远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气息。
相关阅读
1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时运斯晨斯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注 【查看全文】
2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碧城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 【查看全文】
3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南乡子新月又如眉》,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 【查看全文】
4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出自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作品《酒泉子买得杏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查看全文】
5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出自唐朝诗人香严闲禅师的作品《瀑布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鉴赏】 【查看全文】
6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上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