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4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其古诗全文如下: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注释】
  ⑹酒榼:酒器。缘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
  ⑺微官:小官。何足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重视。
  ⑻爱客:好友。相携:互相携手,指同游。
  ⑼乡园:指长安。
  ⑽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迷:模糊不清。
  【翻译】
  西亭高高超出飞鸟以外,登上西亭便与浮云相齐。树影点点千家显得渺小,青天四围万岭顿觉更低。残虹挂在陕州北面天空,秋雨阵阵随风飘过关西。美酒几壶靠在青崖旁边,瓜田一片傍着绿色小溪。身居微官本觉不足称道,欣逢好友携手同在一起。只有远望遥遥长安故园,心中恋恋望去更觉清晰。
  【赏析】
  以上由登亭写到观眺,以下写登亭观跳所感。“微官”两句反映着诗人的不得意,但却出之以放达之语;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才写出真心思:对长安的留恋,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所反映的显然不单是乡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应了题目“观眺”二字。
  这篇作品以“高亭”为观察点,以“观眺”为线索,开头写登亭,接着六句写登亭“观眺”所见,结尾四句写登亭“观眺”所感,层次井然有序。此诗虽为五古,中间写“观眺”六句却两两对偶,上下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构成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在上文登高远眺基础上,仍扣应“观眺”二字来写所感,线索清楚,结构完整。


相关阅读
1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少年罕人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 【查看全文】

2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其古诗全文如下: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 【查看全文】

3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出自于诗经作品《泂酌》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 【查看全文】

4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观放白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翻译】 八月的北疆,风高气爽, 【查看全文】

5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桃源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 【查看全文】

6 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