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宿铁关西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注释】
⑴铁关:即铁门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为一长长的石峡,两崖壁立,其口有门,色如铁,形势险要。
⑵地角:地之角,地的尽头,形容已走至西边极远处。
【翻译】
马汗落地踏成稀泥,清晨驰过几万马蹄,雪中来到大地边缘,靠近火山宿昔天际。边塞遥遥心常畏怯,故乡万里归梦迷迷。谁知今夜故乡明月,随我来到铁关以西。
【赏析】
岑参首次出塞,写过许多报绘边塞生活,抒发怀乡之情的优秀作品。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写千里行军途中对故园的怀恋。
诗的首联写清晨行军图景。初赴边塞,千里行军,可记载的很多,诗人舍掉其他事物,仅从战马汗水落地,又踏成泥水这一细节写起,从而突出行军的急促和艰苦,描写是极真切的,没有切身的感受是写不出的。之后,诗人才又补写一笔;“朝驰几万蹄”,不仅点出时间:清晨,事件:行军,而且以“几万蹄”交代出形驰之远,与“朝驰”相映衬进一步突出行军之急切,同时把首句细节描写与长途行军这一巨大场景联系在一起。这两句仅从马蹄着笔写马,而赴边将士行军的急切和艰苦却已经表现很好了,似特写镜头,渲染急促格调,带起全篇。
诗的次两句回顾行军途中经历。“地角”、“天倪”都极言边塞之远,而“雪中”、“火处”则形成鲜明对照,写出边远行军途中气候变化的悬殊,从而用概括的笔墨为上文行军提供了一个特征十分突出的广阔背景。一“行”,一“宿”,概括了行军途中单调而又艰苦的生活,联系“朝驰几万蹄”一句,可知“宿”是多么的短暂,而“行”又是怎样的长久。如果说首句写的是次句的一个细节,那么首联所写的就不过是次联所泻的长途行军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剪影了。至此鞍马风尘,餐风宿露的长途行军图景已写得十分突出。
相关阅读
1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正气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 【查看全文】
2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散关晨度》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 即今扬 【查看全文】
3 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杏花天病来自是於春懒》,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查看全文】
4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出自宋朝诗人陆淞的作品《瑞鹤仙脸霞红印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 【查看全文】
5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访妙玉乞红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 【查看全文】
6 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满江红蒜山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记当年、阿童东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