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东门观刈蒲》,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释】
欣承清夜娱:是说夜间睡在蒲席之上感到清凉适意。
罗衣:轻而薄的丝绸衣服。
能再拂:可以反复拂拭。言蒲席光滑平贴。谢朓《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素尘:聚积的灰尘。
芜:杂乱。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翻译】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挥镰就好象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蹲上尘土。
【赏析】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承接上文,讲述诗人对蒲草“最可珍”的作用,勾勒出一幅蒲草织作玉床席、清静夜晚躺欢娱的景致,侧面烘托出农人刈蒲以作编织之用,点明题旨,紧扣诗题“鲁东门观刈蒲”,陈述了诗人见农人刈蒲的纪实。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借用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讲述出所咏之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更显得蒲草高洁纯净、“最可珍”。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东门外农家深秋割蒲的劳动场景,并以夸张手法,赞美了蒲草的可贵与作用。在诗人笔下,蒲草经过农户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妙笔生花,富有浪漫色彩。刈蒲时“挥镰”、“拂水”的比喻,透露着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喜爱,是丽句;“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则是警策之句,似有评击上层贵族奢华放纵、穷奢极侈,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查看全文】
2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雨叹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 【查看全文】
3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出自东汉诗人刘邦的作品《匈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 【查看全文】
4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 【查看全文】
5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水调歌头追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 【查看全文】
6 彩云栖翡翠。听凤笙吹下,飞軿天际。晴霞翦轻袂。澹春姿雪态,寒梅清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彩云栖翡翠。听凤笙吹下,飞軿天际。晴霞翦轻袂。澹春姿雪态,寒梅清泚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鹤仙赠道女陈华山内夫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彩云栖翡翠。听凤笙吹下,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