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30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其古诗全文如下: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注释】
  泾县:在今安徽省泾县。
  陵阳溪:即今安徽省泾县西舒溪。
  涩滩:在今浸县西九十五里。《明·一统志》载:“涩滩在泾县西九十五里。怪石峻立,如虎伏龙盘。”
  足:多。
  猿猱:即猿猴。猱,猿类,善攀折。
  足:通“石”,意指巨石。
  不容舠:《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舠。”谓两岸狭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翻译】
  涩滩的流水嘈嘈不休,两岸山上到处跑着猿猴。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船夫和渔人,一年里恐怕要撑折一万支船篙在这里头。
  【赏析】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山脉东南部,上游水流湍急。“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这是写上游江水蜿蜒曲折,两岸千嶂绝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泾县至芜湖汇入长江,沿途水流平缓、清澈如镜、良田平畴、阡陌如秀、人如画中游。可见在唐代青弋江上游就有舟楫往来。
  诗人抓住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险滩的图象:江水咆哮,冲击着滩中的巨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嘈嘈之声;翻涌的波涛,撞击在岩石上,激起了象雪一样的浪花;两岸山林里还不时传来一声递一声的猿猱的哀鸣;江滩里侧石凌出,就连如叶的小舟也难以通行。然而,就在这凶险万分的涩滩,渔夫和舟子,为衣食所迫,不得不终年与惊涛骇浪搏斗。看!就在那远远的江面上,又来了一只渔舟,舟人正撑着长长的竹篙在艰难地前进……诗中最后两句,“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便是全诗主旨的所在,集中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这首诗尽管篇幅短小,但在艺术表现上还是很有特色的。诗的前四句摹声状物极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险恶气氛,作为画面的背景,极好地烘托了画面主体部分的夸张描写。相反,最后两句对于渔人舟子撑篙行船艰苦万分的夸张描写,又进一步点染了江滩的险恶。画面上,这种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着重突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采用了绘画上传统的大写意的手法。诗人在刻画意境时,能够抓住景物给人感受最强烈的几点,于大处落墨,笔触简劲,而不是象工笔画法,力图笔笔不苟,枝叶筋脉,纤毫不爽。诗中“撑折万张篙”一句,似乎是细节刻画,但也是仅此一笔,而且是经过了大胆的夸张。所以全诗侧重表现的并不在于细微的真实,而是在于捕捉事物的神韵,予以强烈的表现。


相关阅读
1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出自宋朝诗人蒋捷的作品《梅花引荆溪阻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 【查看全文】

2 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美人梳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 【查看全文】

3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芑》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 【查看全文】

4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蝶恋花》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 【查看全文】

5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出自唐朝诗人于濆的作品《田翁叹》,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 【查看全文】

6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漫兴肠断春江欲尽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