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吴中田妇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注释】
⑴吴中:指江浙一带。
⑵贾收:字耘老,乌程人,苏轼的朋友,著有诗集《怀苏集》。
⑶粳:俗称“大米”,亦名“秔”,稻谷的总称。
⑷庶:差不多。
⑸泻:倾泻。
⑹杷:同“耙”,翻土的农具。出菌:发霉。镰(lián):收割谷物和割草的农具。衣:这里指铁锈。
⑺眼枯:谓泪水流尽。
【翻译】
才在苦恼今年稻谷熟得这样迟,还指望不久就有秋风起。谁知秋风起来时,还夹着劈头瓢泼的大雨。风雨不歇地下潮湿,耙头镰刀都长出霉衣。眼睁睁看着黄金金稻穗泡在泥地里,心里好比刀儿在割阵阵的疼。眼睛哭干泪哭尽,老天爷还是下雨不肯停。个把月来搭个茅棚棚田埂上睡,天转晴赶紧收谷用车儿运回。满身汗肩头压得通通红,买谷人还价就和买糠碎米一个样!没办法只好卖牛去交税,没烧的只有拆屋来煮吃的。目光短救眼前急还不知行不行,哪里想得到明年还会不会有饥荒。官家眼下要的是钱不要米,说是要用钱亲近那西北边的羌人儿。都说满朝里都是姓龚姓黄的好官吏,到头来我们百姓反倒更遭罪。无路可走活不下去受不了这个苦,想去想来不如跳河一死做个河神妇。
【鉴赏】
这首诗里虽然夹杂了诗人对新法的偏见,但并没有冲淡诗中倾注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基调。《吴中田妇叹》是在江南秋雨成灾的背景下写出的。诗人借田妇的口吻,集中描绘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全诗分为两大段。前八句为第一大段,写雨灾造成的苦难。后八句为第二大段,写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涝。
诗的开头二句写今年粳稻的成熟期甚晚,幸亏没有多时秋天就来到了。点明了秋收的季节。紧接着诗人运转笔锋,直写雨灾。“霜风”二句写滂沱大雨使快成熟的粳稻无法开镰收割。爬梳的农具因长期大雨潮湿而发了霉,镰刀也生了锈。这里用农具“出菌”、“生衣”来表现灾情之严重,使常景变成了奇句,显示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眼枯泪尽雨不尽”,这是化用杜甫《新安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诗意。在即将收割的秋季遇上连续如注的大雨,农民必定忧心如焚,伤心得落尽眼泪。必不忍心看着金黄色的稻穗倒伏在泥田里。“茅苫”二句由内心的伤痛转写抢收的行动。为了抢救粳稻,农民在田头边搭起了茅草棚,住宿在里面看管了一个月。好不容易盼到了晴天,赶紧抢收运载而归。然而他们却不能享受这辛勤劳动得来的果实。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其古诗全文如下: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 【查看全文】
2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荆门浮舟望蜀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 【查看全文】
3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冉溪》,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馀事,愿 【查看全文】
4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出自宋朝诗人王埜的作品《西河天下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 【查看全文】
5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送李侍御赴安西》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查看全文】
6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其古诗全文如下: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