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0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出自宋朝诗人王埜的作品《西河·天下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准、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归来未。
  【注释】
  ①陵图:据《资治通鉴》载:“朱扬祖、林柘以《八陵图》上进。帝(理宗赵昀)问诸陵相去几何及陵前涧水新复,扬祖悉以对,帝忍涕太息之。”北宋的皇陵都在河南巩县,献陵图意在不忘故国,恢复中原。王对献陵图激起理宗抗敌情绪的事颇为怀念。
  ②绣春台:在江宁府(今南京)城内。
  ③揾泪:揩拭眼泪。
  ④张骞:西汉人,于武帝建元二年奉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在外共十三年,致力于联合抗敌。
  【翻译】
  无。
  【赏析】
  《西河》词调是三叠,仄韵。一开始,词人便满怀忧愤向天发问:老天爷怎么忍心将天下事折腾到如此不堪的地步!“问天”当然不止是问天,而是问代行天意的当权者。“天下事”指当时南宋积贫积弱的统治集团为了苟且偷安,对金称臣割地,已经到了“国脉微如缕”的悲惨境地。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后,连年兵扰南宋,宋室面临覆亡的危险。
  献陵图事在当时堪称是一件盛举,它表达了当时人们对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见《宋史·礼志》二十六)王埜即事生情,渴望能有力挽狂澜的志士贤才,能够一举收复中原(以献陵图事代指故土的恢复)。可是当时国事日渐式微,中原地区早已失守,蒙古大军正不断南犯,威胁着宋朝的安全,而当权者却苟且偷安,排斥抗战派,沉溺于犬马声色之中,不思振作,这使他抱恨结愁不能自已。更令人痛心的是,现实中有抱负的志士仁人,却往往因报国无门,赍志而没,只剩下一堆堆荒草野茔,作者隐约感觉到自己也将会遭到他们一样的厄运,不觉发出了深切的哀叹。
  第二段开头两句,作者感叹自己怀抱憾恨,垂垂老矣,接着追忆起自己当年巡视江防前线时的情景。那时他曾到六朝古都金陵凭吊过秦淮水。词中“淮水”指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北,横贯南京城,流入长江。王埜生在国运衰微之世,东吊秦淮,感念六朝兴亡更迭的历史教训,吊古伤今,悲恨之情油然而生。词人借酒浇愁,含恨在风中抚剑醉归,心潮激浪恰与大江波涛撞击、交汇,滔滔东逝之水好像特地为他这位壮志未酬的志士砥砺斗志。
  第三段写作者当时身处闲职,远离淮河前线千里之遥,但仍怀着一颗为国分忧的壮志雄心。“纵有英心谁寄”,这颗英心在现实中无法托付,只好空自嗟叹,一吐内心的郁闷与悲愤。南宋统治集团腐败无能,蒙古灭金后连年攻宋,局势日趋艰险,南宋政权危在旦夕。因此词人发出焦灼的呼唤:“绝域张骞归来未?”他急切盼望现实中能出现象西汉张骞那样的名将,出使西域,联合各方力量抗击匈奴。从这痛苦的呼唤声中,读者仿佛聆听到作者的心声:自己纵有张骞那样的才能,然而又怎能找到英明的圣主呢?
  这首词自始至终激荡着爱国志士一腔热血无处诉的悲愤心情。全词以三叠词调这一形式,将昔往与今来、抚时与感事、国家命运与个人遭际巧妙地交织起来,一咏三叹,将词人内心的激愤愁恨,感情波澜层层推出,萦回不尽。为了加强抒情感人的艺术效果,作者多次运用反诘句式,因此词文揭响有力,频频扣击读者心弦。特别是起首与结尾两处的诘问句,一起一结责问苍天,呼唤英雄,既振聋发聩,又使词的主旨表达得含蕴深曲,耐人细细玩味。


相关阅读
1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出自宋朝诗人叶清臣的古诗作品《贺圣朝留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 【查看全文】

2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出自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古诗作品《吴宫怀古》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释 【查看全文】

3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满庭芳红蓼花繁》,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 【查看全文】

4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日酒初尝,过却重阳秋更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日酒初尝,过却重阳秋更好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玉楼春为故人母寿》,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 【查看全文】

5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送人归京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6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出自南北朝诗人繁钦的作品《定情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