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41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自宋朝诗人潘阆的作品《酒泉子·长忆观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
  ①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②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③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④弄潮儿:又称弄潮儿。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月十五钱塘大潮,吴地少年善游水者数百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刺满花纹,手持大旗,争先恐后,迎着潮头,在万丈波涛中出没腾飞,做出各种姿势,旗帜却一点没有沾湿。
  ⑤觉:睡醒。
  ⑥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翻译】
  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
  上片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相关阅读
1 守道还如周优柱,鏖兵不羡霍嫖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守道还如周优柱,鏖兵不羡霍嫖姚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送国棋王逢》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 【查看全文】

2 约略应飞白玉盘,明楼渐放满轮寒。天垂万丈清光外,人在三秋爽气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约略应飞白玉盘,明楼渐放满轮寒。天垂万丈清光外,人在三秋爽气间出自宋朝诗人赵子发的作品《鹧鸪天约略应飞白玉盘》,其古诗全文如下: 约略应飞白玉盘,明楼渐放满轮寒。天 【查看全文】

3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古诗作品《木兰花戏林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 【查看全文】

4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摸鱼儿雁丘词》第五句,其全文如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 【查看全文】

5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醉上山公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注释】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 【查看全文】

6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大德歌冬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