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声松树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51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声松树枝”出自宋朝诗人卢仝的作品《风中琴》,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声松树枝。
  【注释】
  ①五音六律:泛指音乐
  ②十三徽:指琴。“琴徽以贝壳为之,或以磁,或以金,数凡十三,中大,余以次递小。近岳者为一徽,以次而下,近龈者为十三徽
  ③龙吟鹤响:喻琴声
  【翻译】
  中国的古琴主要为文人雅士的乐器,追求的是恬逸、闲适、虚静和幽远的境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形容这种境界为:“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这种境界的落实则为 “深山邃谷,老木寒泉”;“山静秋鸣,月高林表”;“松风远拂,石涧流寒”;“山居深静,林木扶苏”。这似乎亦可作为卢仝《风中琴》的注解。
  【鉴赏】
  《风中琴》作于何时,未能确切考证。首句起的平平,“五音六律”乃音乐的泛指,“十三徽”则点出是“琴”。”所以,第一句是照应题目,点明演奏的乐器是琴。第二句把琴声比作“龙吟鹤响”,“吟”声低沉而“响”声高亢,琴声之起伏变化可知。龙和鹤都是能高翔于九天的生物,龙神秘庄严,鹤轻盈高蹈,所以以“龙吟鹤响”来形容琴声,突出了琴声所表现的意境之高远。“思庖羲”是用典,到底为什么而“思庖羲”,对诗歌的理解影响很大。
  诗人对此只是点到即止,留下了空白让读者去补充想象。三、四两句从听者的角度继续写琴声所引发的审美感受。“一弹流水一弹月”是此诗中被后人引用最多的句子,有人甚至把它与杜甫的“半入江风半入云”凑成了一副集句联。我认为,这一句表现了听者与演奏者的“会心”。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卢仝此句正用此意,由琴声而想到演奏者志在“流水”,志在“明月”。“流水”与“明月”两个意象的叠加,很自然地营造了一派宁静、清幽、恬淡、深远的意境。“水月风生松树枝”是紧承上句的进一步发挥,在水与月之外又加上拂过松树的夜风,在听觉、视觉之外,更调动了触觉,表现出琴声所带来的清冷的感受。早在卢仝之前,唐诗人刘长卿的《弹琴》诗中亦有类似描写:“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卢仝或受其影响也未可知。


相关阅读
1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 【查看全文】

2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出自于诗经作品《信南山》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查看全文】

3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清平乐金风细细》,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查看全文】

4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咏三良束带值明后》,其古诗全文如下: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 【查看全文】

5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 【查看全文】

6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