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53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不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
  ⑷怜才:爱才。
  ⑸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⑹“头白”句:李白此时已经61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翻译】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赏析】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此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相关阅读
1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出自清朝诗人林则徐的古诗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查看全文】

2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兵车行》第十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查看全文】

3 李斯列传翻译赏析_李斯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李斯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李斯,楚国上蔡人。 他年轻的时候在郡里当小吏,常常看到官衙厕所的老鼠,在吃秽物,每当有人或是狗走近的时候,就惊慌 【查看全文】

4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宿王昌龄隐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 【查看全文】

5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乌鹊歌乌鹊双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注释】 凤凰:传说中的鸟王名。雄曰风,雌曰 【查看全文】

6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落花落》,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影拂妆阶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