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30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出自清朝诗人林则徐的古诗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释】
  1、戍:驻守
  2、口占:即兴作诗,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
  3、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自谦之词
  【翻译】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赏析】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相关阅读
1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 【查看全文】

2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初至巴陵江畔枫叶初带霜》,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查看全文】

3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春夜洛城闻笛》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查看全文】

4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新安吏》,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 【查看全文】

5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 【查看全文】

6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其八》,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