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注释】
⑹浦溆:岸边。
⑺亚:通“压”,俯偃低垂。
⑻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⑼论:一作“行”,一作“千”。
⑽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
【翻译】
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巍峨高耸,蔚为壮观。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
【赏析】
“中有云气随飞龙”句,语意出《庄子·逍遥游》:“姑射山有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古书也有“云从龙”的说法。这里指画面上云气迷漫飘忽,云层团团飞动。诗人化虚为实,以云气烘托风势的猛烈,使不易捉摸的风力得以形象地体现出来。笔势自然活泼。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急急驾舟驶向岸边躲避,山上树木被掀起洪涛巨浪的暴风吹得低垂俯偃。“山木尽亚洪涛风”,着一“亚”字,便把大风的威力表现得活灵活现。诗人着意渲染风猛、浪高、水急,使整个画面神韵飞动。
以下是介绍这样巨大的艺术魅力产生的原因。诗人进一步评论王宰高超的绘画技巧:“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诗人高度评价王宰山水图在经营位置、构图布局及透视比例等方面旷古未有的技法,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咫尺应须论万里”,此论亦可看作诗人以极为精炼的诗歌语言概括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富有美学意义。诗人深为这幅山水图的艺术魅力所吸引:“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诗人极赞画的逼真,惊叹道:“不知从哪里弄来锋利的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了!”结尾两句用典,语意相关。相传晋代索靖观赏顾恺之的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杜甫在这里以索靖自比,以王宰的画和顾恺之的画相提并论,用以赞扬昆仑方壶图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写得含蓄简练。
这首歌行体诗,写得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让读者不知道何者是诗,何者为画,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读老杜入峡诸诗,奇思百出,便是吴生王宰蜀中山水图。自来题画诗亦惟此老使笔如画。”可见杜甫题画诗历来为人称道,影响很大。
相关阅读
1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作品《河阳桥送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查看全文】
2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银山碛西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 【查看全文】
3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作品《咏雨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 【查看全文】
4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查看全文】
5 游侠列传翻译赏析_游侠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游侠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强力违犯法令。对这两种人都加以讥讽。 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颂扬,至于以权 【查看全文】
6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八岁偷照镜》,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