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银山碛西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注释】
⑴银山碛西馆: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其西有吕光馆。碛,沙地。
⑵银山碛口:地名,在焉耆西三百里。
⑶铁门关:在焉耆以西五十里。练:白色的熟绢。
⑷飒飒:象声词,风声。胡沙:胡地的风沙。迸:扑打。
⑸守笔砚:里指与武功相对的文墨之事。《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家贫,佣书养母,尝投笔叹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视笔砚乎!”傅介子在汉元帝时出使西域楼兰,因功封义阳侯。张骞在汉武帝时通西域,封博望侯。
【翻译】
银山碛口狂风好似利箭,铁门关西明月有如白练;双双愁泪沾湿战马皮毛,飒飒风沙扑打行人脸面。男儿三十未能建功立业,怎能终日死守笔墨纸砚。
【赏析】
这首诗所要着重表现的是诗人在艰苦的戎马生活中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诗的前四句借艰苦的塞外行役生活写自己的愁绪。诗的首句点明诗人所置身的地点是银山碛口。这个地点最突出的特征是风似箭。次句点明诗人行路的时间是一个边塞的月夜。这两句勾划出边地特异的景物:时而狂风大作,时而月色皎洁。这是一个很能触动作者的行役之叹、故乡之思的环境,“愁”,首先由此而来,“愁泪”,首先因此而落。“双双”,可见“愁泪”的不可遏止。而偏偏在这个时候,狂风又卷着沙尘扑到诗人脸上。“飒飒胡沙迸人面”这句表面看似写“沙”,而实际是承第一句写“风”。“迸”,是个极有力的字眼,它反映着沙的力度,而实际上反映着风的力度,使“风似箭”更为具体化。“飒飒”,写出了夜风的凛冽,衬托着夜色的肃杀,也烘托了诗人的愁绪。由“风”写到“月”,写到“泪”,而又写到风,这种回环的写法,把边地易变的天气,狂暴的烈风表现得十分突出。艰苦的戎马生活场景从而展现出来。
诗的后两句格调为之一转。面对如此艰难环境,诗人没有畏怯,他是以英雄男儿自命的。“终日守笔砚”固然可以免受风沙折磨之苦,但那不符合诗人的理想和豪情。“丈夫三十未富贵”中有自愧和自叹,是上文“愁泪”的重要原因;更主要的则是自励和自勉,从而引出末句的豪言壮语:“安能终日守笔砚”,用一句反问作结,十分省力,表现出立功异域,封侯万里的强烈愿望。不难看出,诗人虽然经历了长途艰苦跋涉,但仍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全诗前四句写异地风物和诗人愁绪,全从外部形象着手,而后两句则直抒内心,笔法先抑后扬,以慷溉激昂情调结束全诗。全诗风格俊爽豪迈,粗笔挥洒,语言朴素自然,似脱口而出。
相关阅读
1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查看全文】
2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出自宋朝诗人谢枋得的作品《庆全庵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3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其古诗全文如下: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 【查看全文】
4 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丁东敲断,弄晴月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丁东敲断,弄晴月白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秋思堆枕香鬟侧》,其古诗全文如下: 堆枕香鬟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风碎串 【查看全文】
5 魏其武安侯列传翻译赏析_魏其武安侯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魏其武安侯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之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 他为人好客,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 【查看全文】
6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泪永巷长年怨罗绮》,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