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17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释】
  ⑴刘司直:作者友人,生平字号不详。司直: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安西:指安西都护府。
  ⑵绝域:指极远的地域,此指西域。《管子·七法》:“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阳关道: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⑶沙:一作“烟”。塞尘: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唐韩愈《烽火》诗:“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
  ⑷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⑸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翻译】
  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整个春天只偶有大雁飞过,万里路上很少见到行人。苜蓿草将随着汗血马传入,葡萄种也带随着汉家使臣。这一去自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
  【鉴赏】
  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 。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绝域”,指极远的地域;“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
  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


相关阅读
1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出自汉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刺巴郡守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 【查看全文】

2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古悠悠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 【查看全文】

3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 【查看全文】

4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 【查看全文】

5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隋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 【查看全文】

6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虞美人背庭缘恐花羞坠》,其古诗全文如下: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