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17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作品《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释】
  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翻译】
  山岭是广阔天空与大地的分界,远离故乡只看得到无边的白云。洛水两岸风光何其美丽,这里的重山雾瘴难以忍受。你可渡过那风高浪急的南海,北边归去衡阳的大雁阵阵。两地间隔着遥远的距离,何时才能面圣明君呢。
  【鉴赏】
  颈联转为怀友,“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上句中的人指杜审言,意思是说:南海风高浪急,你可平安地渡过去了吗?是否已到达了峰州呢!下句“北望”似说自己,又似与朋友谈心;看那鸿雁到了衡阳就不用再向南飞了,待春暖花开就可返回故里。言外之意是:我们还不如雁,只能继续行役向南,归期无望。“几群”含意丰富,耐人寻味:那鸿雁且能“大小相从”,有群伴儿。而你我则分飞天涯,孤苦伶仃,要是我俩能像雁儿一样作伴就好了。这句诗抒发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进一步表达对杜审言的深刻思念。
  尾联回应首联,婉转地表达了盼赦的愿望。“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是写京都长安与岭南流放地之间虽然山重水复相距万里,但隔山隔水,隔不住思念君王的心。诗人所日夜盼望的是再拜见贤明君王的那一天。这联诗的遣词炼意很精妙,既表达了思念君王之赤诚,又没有谄媚阿谀之意味。将此联与前几联合读,同情之心便油然而生。沈佺期的七律,素来被认为高华典重,但此诗却不同于那些应制之作。它体现出了“朴厚自是初唐风气”。(《载酒园诗话又编》)《围炉诗话》亦评说道:“诗乃心声,心由境起,境不一则心亦不一,言心之词,岂能尽出于高华典重哉!”诗人从北方的宫廷走向南荒的流放生活,心与境都起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写出了这真挚动人气韵流畅的诗篇。


相关阅读
1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 【查看全文】

2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咏荆轲燕秦不两立》,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 【查看全文】

3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出自唐朝诗人王驾的古诗词作品《社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 【查看全文】

4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其古诗全文如下: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 【查看全文】

5 万石张叔列传翻译赏析_万石张叔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石张叔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万石君名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 赵国灭亡后,迁居到温县。 高祖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当时石奋年纪只有 【查看全文】

6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五》,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