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其古诗全文如下: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注释】
⑽来、去:喻指生、死。
⑽人理:人生的道理。
⑾居常待其尽:安于贫困,等待命终。晋代皇甫谧《高士传》:“贫者,士之常也;死者,命之终也。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
⑿曲肱:“曲肱而枕之”的省略,即弯曲胳膊作枕头。语本《论语·述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岂伤:哪里妨害。冲:虚,淡泊,指道的最高境界。《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⒀迁化:指时运的变化。夷:平坦。险:险阻。
⒁肆志:随心任性。肆,是放肆、放纵的意思。窊(wā)隆:谓地形洼下和隆起,引申为起伏,高下。窊,是低洼、低下;隆,是隆起、突出。
⒂即事:就事,对眼前事物的认识。
⒃华嵩:华山和嵩山,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
【翻译】
时光流逝如同飞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刚过开年俯仰之间,忽然又到一年之中。南窗罕见憔悴枯木,北面树林一片繁荣。雨神及时泻下甘雨,清晨吹拂祥和南风。人既生来谁能不死?人生规律必然有终。生活清贫等待命尽,弯臂作枕何妨道隆。时运变化有顺有险,纵心任性没有穷通。倘能遇事达观视之,何必攀登嵩华高峰。
【赏析】
春秋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荣启期,他和孔子有过对话。有一回,孔子去泰山游玩,在路上碰到了荣启期。当时,荣启期穿的很破,书上说是“鹿裘带索”,裘是大衣,鹿裘不是说用鹿皮做的皮衣,而是指一种较为粗糙的外衣,古时候是丧服或者是隐士穿的衣服,“带索”,说的是在腰间随便用绳索系上。即使是这样穷苦,荣启期依然是“鼓琴而歌”,他一边弹琴一边快乐地吟唱着。孔子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荣启期回答说,我高兴的原因有很多。然后他就列举了三方面的原因:天地之间,人为贵,而我是人,这是一乐;男尊女卑,世间以男为贵,而我是男的,这是第二乐;有的人没活几岁就夭折了,而我现在已经活到九十岁了,这是第三乐;这样,我还不应该高兴吗?说完这三乐,荣启期总结说,“贫者,士之常也”,穷苦是读书人经常会面对的;“死者,民之终也”,死亡的事情大家都一样,这是所有人最后的结局,那么,我现在,“居常以待终”,我安心处于平常状态,等待和大家都一样的结果,这有何不快乐呢?这是荣启期的故事。
前面说,“人理固有终”,人这一生,肯定是有终了的时候,所有人都一样,都会死的。那么人们能做的就是“居常待其尽”,就坦然地面对,安心地生活吧,死亡是终究会来的。这个意思,和荣启期所说的“居常以待终”,意思是一样的。对于读书人来说,生活上的清贫是常事,人要坚守得住,不要因为生活贫困,就轻易改变人生准则,就去曲意逢迎或者自怜自哀;至于死亡,则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没什么值得害怕。那么,能够认清楚这一点,再苦的生活都不算什么,人照样可以每天快快乐乐的。安心处于平常状态,等待和大家都一样的结果,这有何不快乐?“曲肱岂伤冲”,有一个成语,叫“曲肱而枕”,把胳膊弯起来,枕着睡觉。《论语·述而》上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作枕头,这样的生活也很有乐趣的。陶渊明在这里说,这样的生活,“岂伤冲”,怎么会有损于“冲虚之道”呢?冲虚之道,简单地说,是那种淡泊的、恬淡的生活。另一层意思,这个“冲”、“虚”,是道教里经常出现的字眼。到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戴主簿大概是个学道求仙一类的人,而陶渊明写这首唱和诗,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时间循环反复至于无穷,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会终了的,那么就要“居常待其尽”,坦然地面对,安心地生活,即便吃粗粮喝凉水,枕着胳膊睡觉,也不失为人生乐事,不必去求长生、去求仙问道。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日月星辰是不断在变换的。大自然如此,人生也一样。在这样不断的迁移变化当中,总不免有顺利的时候、也会有艰难险阻的时候。这里的“或夷险”,是或夷或险,有时候平坦有时候艰难。人生是这样的,不会是一帆风顺。那么,“肆志”就好了,只要能做到纵心任性,能够保持心志的自由,那就无所谓“窊隆”了。说的是心灵要自由,不要总惦记着富贵,惦记着长生不老那些事情,那样心会被束缚住的。窊隆,这里引申为“穷通、贵贱”。心志只要是自由的,是纵心任性的,那么就无所谓穷通贵贱了。
所以,最后陶渊明就说,“即事如以高”,对于这些事情,自然变化、生与死、穷困与富贵,等等这些,如果有很高明的,很通达的认识的话,那么,“何必升华嵩”,何必去寻仙,何必上华山、上嵩山去修炼呢?华山和嵩山,是人们寻道修佛的地方。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
这首唱和诗,它所唱和的,大抵是戴主簿这个人,乐衷于寻仙访道,或者,彼此间有过类似的交流,在这里,陶渊明就用这首诗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这首诗的口气非常坚定,可以看得出来陶渊明归隐之后的决心。生与死、贫穷与富贵这些问题,他用平常心去对待,恬然自得。他就认定了人生应该这样。
相关阅读
1 耳边消息在。笑指花梢待。又是不归来。满庭花自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耳边消息在。笑指花梢待。又是不归来。满庭花自开出自宋朝诗人楼枎的作品《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丝丝杨柳莺声近。晚风吹过秋千影。寒色一帘轻。灯残梦不 【查看全文】
2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 【查看全文】
3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查看全文】
4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衰荣无定在》,其古诗全文如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 【查看全文】
5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其古诗全文如下: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 【查看全文】
6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宿江边阁》,其古诗全文如下: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