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杜工部蜀中离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释】
1、杜工部:即杜甫。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这里表明是模仿杜诗风格,因而以“蜀中离席”为题。
2、离群:分别。《礼记·檀弓》:“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3、雪岭:即大雪山,一名蓬婆山,主峰名贡嘎山,在今四川西部康定县境内,其支脉绵延于四川西部,被称为大雪山脉。唐时为唐与吐蕃边境。杜甫《岁暮》:“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又《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
4、天外使:唐朝往来吐蕃的使者。
5、松州:唐设松州都督府,属剑南道,治下所辖地面颇广,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内。因西邻吐蕃国,是唐朝西南边塞,故长有军队驻守。
6、殿前军:本指禁卫军,此借指戍守西南边陲的唐朝军队。
【翻译】
人生在世,哪里没有与朋友的离别?在战乱年代,短暂的分离也让人依依惜别。远处雪岭那边朝廷的使臣还稽留天外未归,近处松州一带也还驻扎着朝廷的军队。座中的醉客们邀请我这清醒的人喝酒,而江水上空明亮的云夹杂着浓黑的雨云,变幻不定,就像现今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已经老大无成了,在这成都里面的美酒还真可以用来度过晚年,更何况有像卓文君这样的美女当垆卖酒。
【赏析】
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风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风格。
诗歌一开头就是一个反诘句:“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这句的前半句泛言人生离别的普遍和平常,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考:人生有多少悲欢离合,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身不由己。诗人虽然有着无尽的感叹,但是调子并不悲伤。细细体味,诗中还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既然人生离别在所难免,不如以旷达处之。后半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在干戈中离别的沉重感伤,思路跳跃奔腾,“大开大合,矫健绝伦”。如此读来,不仅曲折顿挫、气势雄放,而且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可谓落笔不凡。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荡局势。当时唐王朝和吐蕃、党项经常发生边境争夺战争,朝廷屡派使者处理边境事宜,局势紧张,动荡不安。然而诗人并未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白描出来,而是从侧面含蓄地指出时局的纷乱:使者久久未得回归,可见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局势非常不稳定;而边境处有大军驻扎,也足以想象局势的一触即发。这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沉,不仅简洁醒目地勾勒出西北边境历年战乱的紧张局面,更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自宋朝诗人潘阆的作品《酒泉子长忆观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 【查看全文】
2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出自宋朝诗人韩驹的作品《和李上舍冬日书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 【查看全文】
3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春莺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春莺语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其古诗全文如下: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 【查看全文】
4 平津侯主父列传翻译赏析_平津侯主父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平津侯主父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川国薛县人,字季。 年轻时当过县监狱官。 因犯罪被免官,家穷,只得到海边放猪。 四十多岁开始 【查看全文】
5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出自唐朝诗人方岳的作品《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 【查看全文】
6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出自清朝诗人秋瑾的作品《满江红小住京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