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02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出自宋朝诗人李觏的作品《忆钱塘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注释】
  ⑴钱塘江:亦作“ 钱唐江 ”。 浙江的下游,称钱塘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
  ⑵昔年:往年;从前。
  ⑶归帆:指回返的船只。
  ⑷好是:好像;犹如。亦作”好似“。
  ⑸涵:包含。
  ⑹水仙: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翻译】
  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赏析】
  李觏的这首《忆钱塘江》,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诗人在诗中不写气势恢宏的钱塘江潮,而以“醉”这一传神的诗眼统摄全篇,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醉眼中夕阳映照下的钱塘江奇景。
  诗的前两句“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写诗人当年乘醉行船归来,一路观赏着钱塘江傍晚的美景。首句中的“昔年”二字,紧扣诗题的“忆”,表明诗人是凭自己的记忆来描绘他当年观赏钱塘江之奇景的;“乘醉”二字则告诉人们他当年是醉眼赏景的。正因为诗人是醉眼赏景,所以他放眼望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夕阳西下,一半已隐身匿迹,另一半还悬挂在山头上,仿佛山口衔着半个夕阳似的。次句中的“隐隐”、“衔”诸语下得颇为精妙,很切合诗人醉眼赏景的特点。
  诗的后两句“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这里,诗人先以“好是”二字提示下文将拓深诗的意境;继而,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返照入江的情景;最后,则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水仙齐着淡红衫”奇妙的比喻艺术地再现了夕阳辉映点点白帆的奇景。这两句诗亦实亦虚,虚实相间,也完全切合诗人醉眼观赏醉景——令人陶醉的钱塘江奇景的特点,体现了作者的奇思异想。


相关阅读
1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 【查看全文】

2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出自宋朝诗人黄中辅的作品《念奴娇炎精中否》,其古诗全文如下: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 【查看全文】

3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查看全文】

4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如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 【查看全文】

5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念奴娇井冈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 【查看全文】

6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