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05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清平乐·别来春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释】
  ⑴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诗中有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别来春半,指自分别以来,春天已过去一半,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⑵柔:吕本二主词、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尊前集》、《全唐诗》、《词综》等本中均作“愁”。柔肠,原指温柔的心肠,此指绵软情怀。
  ⑶砌下:台阶下。砌,台阶。落梅:指白梅花,开放较晚。全句意思,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
  ⑷拂了一身还满:指把满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满身。
  【翻译】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李煜前期作品中因各种原因,这种开篇直抒胸臆的不多,但中、后期作品中不少,想必是生活际遇之大变,作者的感情已如洪水注池、不泄不行罢。“春半”有人释为春已过半,有理,但如释为相别半春,亦有据,两义并取也无不可。接下二句承“触目”来,“砌下落梅如雪乱”突出一个“乱”字,既写出了主人公独立无语却又心乱如麻,也写出了触景伤情景如人意的独特感受,用生动的比喻把愁情说得明白如见。“拂了一身还满”,前有“拂”字,显见有主人公克制定念的想法,但一个“满”字,却把主人公那种无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画得至真至实。上片的画面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又动静结合的,直抒胸臆中见委婉含蓄,活泼喻象中透深沉凝重。


相关阅读
1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作品的《念奴娇萧条庭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 【查看全文】

2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出自于诗经作品《兔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位;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 【查看全文】

3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石壕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 【查看全文】

4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寄柳氏章台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5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野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 【查看全文】

6 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出自唐朝诗人张在的古诗作品《龙兴寺老柏院》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