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09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翻译】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送别词,是送给她的好友钱穆父的。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离别的三个年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友人已经修炼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赞扬了友人淡泊、竖贞的品格。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相关阅读
1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出自南北朝诗人曹丕的作品《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威入夜益廉纤,酒瓮炉床亦戒严。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查看全文】

2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闻黄鹂》,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 【查看全文】

3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胡无人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 【查看全文】

4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 【查看全文】

5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闻李太尉举兵秦出天下兵》,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查看全文】

6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