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店。
【翻译】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赏析】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相关阅读
1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 【查看全文】
2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出自于诗经作品《敝笱》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查看全文】
3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琐窗寒玉兰》,其古诗全文如下: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 【查看全文】
4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查看全文】
5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植灵寿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 【查看全文】
6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后赤壁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