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12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蜀中九日登高》,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赏析】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相关阅读
1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其古诗全文如下: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除 【查看全文】

2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邢桂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 【查看全文】

3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其古诗全文如下: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查看全文】

4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归园田居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查看全文】

5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出自宋朝诗人刘弇的作品《清平乐东风依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查看全文】

6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