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32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出自诗经中的作品《鹊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释】
  ⑴维:发语词。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⑵鸠:一说鳲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
  ⑶归:嫁。
  ⑷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同“迓”,迎接。
  ⑸方:并,比,此指占据。
  ⑹将:送。
  ⑺盈: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⑻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翻译】
  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来迎她。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这人要出嫁,车队送走她。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成全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以此诗为国君之婚礼。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以此诗为诸侯之婚礼。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可以知道,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一般民间的婚礼。
  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诗经原始》)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这也是当时婚嫁的季节,陈奂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故诗人以鹊巢设喻”(《诗毛氏传疏》)。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是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二、三章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百两将之”是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迎回家而成婚了。“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之子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如《桃夭》里以桃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如果说“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像了。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短短三章,却回味悠长。


相关阅读
1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出自清朝诗人王应麟的古诗作品《三字经》的内容,其全文如下: 【解说】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 【查看全文】

2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念奴娇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 【查看全文】

3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长信秋词五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注释 【查看全文】

4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出自宋朝诗人鲍当的作品《孤雁天寒稻粱少》,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 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 【注释】 ⑴天寒句:化用唐杜甫《同 【查看全文】

5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出古诗作品《击鼓》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查看全文】

6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出自宋朝诗人王炎的作品《江城子癸酉春社》,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