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06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出自唐朝诗人吴文英的古诗作品《点绛唇·试灯夜初晴》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后片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⑵试灯夜:元宵节为灯节,前一夜为试灯夜。元宵节前,有“试灯”,宋俗,农历十二月下旬即开始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
  ⑶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即嫦娥)代指月亮,
  ⑷凌波地:靓装舞女行经的街道。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后来借指身材姣好、步履轻盈的年青女子。《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翻译】
  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吹走了,刚下过雨时天空姣洁的明月,就像刚刚梳洗的嫦娥一样光彩照人。街上没有一点飞尘,在光润如如酥的大地上,往来着身姿轻盈的美丽女子。
  【赏析】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相关阅读
1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题灵祐和尚故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 【查看全文】

2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出自宋朝诗人李元膺的作品《洞仙歌雪云散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 【查看全文】

3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出自唐朝诗人钱珝的作品《江行无题翳日多乔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注释】 江行无题:钱珝的《江 【查看全文】

4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赠阙下裴舍人》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查看全文】

5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出自宋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清平乐雨晴烟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 【查看全文】

6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