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13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
  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肥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不合:不应当;不该
  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翻译】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了一系列深切怀念对方的词篇。
  头两句揭示梦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兴,兴中含比。肥水分东、西两支,这里指东流经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点“肥水”,不但交待了这段情缘的发生地,而且将词人拉入到遥远的沉思。映现在词人脑海中的,不仅有肥水悠悠向东流的形象,且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忆。东流无尽期的肥水,在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岁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长岁月中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的象征,起兴自然而意蕴丰富。正因为这段情缘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笔调一转翻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种相思”的“种”字用得精妙无比。
  相思子是相思树的果实,故由相思而联想到相思树,又由树引出“种”字。它不但赋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与时俱增、无法消除、在心田中种下刻骨镂心的长恨。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不合”二字,出语峭劲拗折,貌似悔种前缘,实为更有力地表现这种相思的真挚深沉和它对心灵的长期痛苦折磨。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三四两句切题内“有所梦”,分写梦中与梦醒。刻骨相思,遂致入梦,但由于长期睽隔,梦中所见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离,觉得还不如丹青图画所显现的更为真切。细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旧日情人的画像,平日相思时每常展玩,但总嫌不如面对伊人之真切,及至梦见伊人,却又觉得梦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鲜明。意思翻进一层形成更深的朦胧意蕴。下句在语言上与上句对仗,意思则又翻进一层,说梦境迷蒙中,忽然听到山鸟的啼鸣声,惊醒幻梦,遂使这“未比丹青见”的形象也消失无踪无处寻觅了。如果说,上句是梦中的遗憾,下句便是梦醒后的惆怅。与所思者睽隔时间之长,空间之远,相见只期于梦中,但连这样不甚真切的梦也做不长,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梦见”,意脉不断,下片从另一角度再深入来写,抒发梦醒后的感受。


相关阅读
1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无题二首其二》的第四首,其全文如下: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查看全文】

2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出自唐朝诗人吴歌云的古诗作品《宋代民谣》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查看全文】

3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 【查看全文】

4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秋登兰山寄张五》第一句,其全文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查看全文】

5 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台城游南国本潇洒》,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 【查看全文】

6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和友人伤歌姬》,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