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33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
  沧洲:滨海的地方,也用以指隐士居处。
  顾:回看。
  无如:无奈。
  龙钟:指老态迟钝貌。
  老:一作“弃”。
  遣:使,这里是叮咛之意。
  慎风波:慎于宦海风波。
  【翻译】
  多年沦落的生涯,谁知竟得到天子的厚恩。世间万事我都已参破,只想学醉饮狂歌的古人。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从夜空飞掠而过。秋风吹起,淮南已树木凋尽,楚地山头的落叶想必更多。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赏析】
  颈联的感喟即由此种氛围中生发。“寄身且喜沧洲近”,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起,但下句“顾影无如白发多”又跌落到感伤中。这一联的脉理很细腻,寄身沧洲,自然是从上联将往淮南引起的悬想,而“沧洲近”,就离自己北国的家乡更远了,其意又隐隐上应领联上句的“胡雁过”。“沧洲近”又有悬想此后得遂闲适初志之意,但忽见明镜里,白发已多多,“白发”又隐隐与颔联下句萧瑟的“楚山多”在意象上相呼应。生涯如同一年将尽的深秋,遥远的故乡更回归无日,因此这“喜”只能是“且”喜,而白发缘愁长,却是“无如”其“何”的严酷的现实。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狄遣慎风波。”以感愧友人情谊作结,并隐隐透出前路上尚有风波之险。在关合诗题“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同时,以“慎风波”暗暗反挑首联的“生涯”、“世事”之叹。分别之际,诗人感愧万端地说:如今我和你们都已老态龙钟,多亏二位旧识还叮嘱我警惕旅途风波。在此之前,刘长卿因“刚而犯上”被贬到遥远的南巴,此次奉诏内移,薛柳二人担心他再次得罪皇帝,故有“慎风波”之劝。对此,诗人深深地为之感愧。“风波”一词,语意双关,既指江上风波,又暗指宦海风波。这样一结,既写出了薛柳二人对诗人的殷殷叮嘱之情,又传出了诗人感愧友人的神态。
  综观全诗,或委婉托讽,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运用多种笔墨,向友人倾诉了因犯土而遭贬滴的痛苦情怀。语言看似质实,却不乏风流文采。前人评对长卿七言律诗云:“工绝秀绝。”当不为溢美之词。


相关阅读
1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兰陵王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 【查看全文】

2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少年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 【查看全文】

3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琵琶仙双桨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 【查看全文】

4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行路难》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 【查看全文】

5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九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 【查看全文】

6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