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慈姥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竹攒石生,含仲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注释】
龙吟:竹制笛吹出的声音,指笛声,似龙鸣之声。南朝梁刘孝生《咏竹诗》:“谁能制长笛,当为作龙吟。”
凤曲:指笙箫等细乐,美妙动听的乐曲。
蒲柳:植物名,又名水杨。秋至而落叶。后用于比喻体弱或低贱。
凋:萎谢。言蒲柳质弱,不胜秋风而早凋。
贞心:坚贞不渝之节操。
【翻译】
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的声音比笙箫奏出的乐音会更美妙。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赏析】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明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般动听,更胜笙箫奏出的“凤曲”。实则写诗人的感觉,突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妙趣横生。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借蒲柳与慈姥竹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蒲柳易凋谢、慈姥竹坚贞高洁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慈姥竹的坚韧顽强,从来不畏惧来自曲折恶劣的环境的折磨,亦是诗人喻己,托物言志,托慈姥竹“攒石生”的坚韧顽强,言诗人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在这首诗里,诗人没有按照一般人对“慈姥竹”的理解,表现母子之爱,而是从竹的本性着眼,赞颂竹之“贞心”。此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人在生动描写竹之美的基础上,结句又通过对比手法,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明写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写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抒发了诗人自身向往高尚人格的感情。
相关阅读
1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残春旅舍》,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 【查看全文】
2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出自宋朝诗人陆淞的作品《瑞鹤仙脸霞红印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 【查看全文】
3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过崔八丈水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 【查看全文】
4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出自宋朝诗人黄孝迈的作品《湘春夜月近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 【查看全文】
5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 【查看全文】
6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出自明朝诗人王琼的作品《九日登长城关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