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宴梅道士山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卧愁春尽,搴帷见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注释】
⑴梅道士:生平不详。孟浩然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近邻。诗题一作《清明宴梅道士山房》,或作《清明日宴梅道士山房》。
⑵林卧:林下高卧,指隐居。
⑶搴帷:掀开帷幕。物华:自然风光。
⑷青鸟:据《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欲见汉武帝,先有青鸟飞来,后以青鸟比喻使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 西 王母 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这里指梅道士派人来请诗人赴宴。
⑸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耳。”这里指梅道士。
⑹金灶:指道家炼丹的丹炉。王勃《秋日仙游观赠道士》:“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⑺仙桃:《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曾以玉盘承仙桃送汉武帝:“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这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树。
⑻童颜:像儿童一样的容颜。驻:保持。
⑼流霞:仙酒名。王充《论衡》:河东项曼斯好道,去乡三年而反,曰:“去时,有数仙人将上天,离月数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怆。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辄数月不饥。”这里借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翻译】
我高卧在山林,揭开帐子欣赏山中的自然美景。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房里炼丹炉刚刚点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开。如果说饮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
【赏析】
这首诗描述诗人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描写了道士房中的景物,从而展示了道士生活的特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与自然界的每一变化息息相通,恬淡而自然的情怀。“愁春尽”为下文的祈求长生做好铺垫。“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这两句点题,诗人的感情也由愁转喜,表现出他与梅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这两句描绘梅道士居处的环境,景色幽美,仙气弥漫,使人流连忘返。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这两句点题中之“宴”字,宾主二人饮得十分欢畅,不时举杯祝酒,共同祝愿彼此青春常在,健康长寿。既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又很切合道家中人祈求长生的愿望。在梅道士家所经历的一切都笼罩着一股仙气,所以诗人浮想联翩,希望借流霞美酒一醉,与仙家同班,永葆青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此诗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迥异,它以诙谐浪漫的笔调,巧妙地应用仙家典故和道家术语,涉笔成趣,表现了诗人洒脱的气度和对梅道士亲密友好的感情。虽为一般应酬之作,但语出自然,妙句天成。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与崔策登西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重叠九疑 【查看全文】
2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 【查看全文】
3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 【查看全文】
4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出自宋朝诗人程垓的作品《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 【查看全文】
5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好事近梦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 【查看全文】
6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第11、12句,其全诗文如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