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50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出自唐朝诗人司空曙的古诗作品《喜见外弟卢纶见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注释】
  ⑴卢纶:作者表弟,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见宿:留下住宿。见:一作“访”。
  ⑵旧业:指家中的产业。
  ⑶以:因为。
  ⑷自有分(fèn):一作“有深分”。分:情谊。
  ⑸蔡家亲:也作“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翻译】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我们是诗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赏析】
  此诗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说这首诗“反正相生”。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此诗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举韦应物诗《淮上遇洛阳李主簿》、白居易诗《途中感秋》和司空曙此诗比较。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以“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王维《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两句纯属白描,是赋体,并不兼比;不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别。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语虽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并不一样,这里只写灞上秋居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树喻人,没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相关阅读
1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出自唐朝诗人罗与之的作品《看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翻译】 百花凋零 【查看全文】

2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 【查看全文】

3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鲁山山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 【查看全文】

4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戏赠郑溧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 【查看全文】

5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 【查看全文】

6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次韵秦少游江清风偃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 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注释】 ⑸偃:倒伏。 ⑹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