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59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出自西汉诗人刘彻的古诗作品《秋风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释】
  ①辞:韵文的一种
  ②黄落:变黄而枯落
  【翻译】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鉴赏】
  全诗共有九句,可分作四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第一层,点出季节时令特点。这两句状物描景,有色彩形象,有流动感,念来自然平易,而句式结构又十分紧促干练,起、飞、落、归这几个动词的组合,直给人以物换星移的紧迫感。此后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和唐诗“秋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等诸如此类的佳句,无不受到《秋风辞》的启示,而兀出一定的继承、借鉴关系。明人谢榛以为,《秋风辞》之起句,出于高祖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四溟诗话》)。仅从字面看,固然不错;但两者的境界和情韵,却颇为异趣:“大风起兮云飞扬”,苍莽辽阔,表现的是风云际会中崛起的雄主壮怀;“秋风起兮白云飞”,则清新明丽,荡漾着中流泛舟、俯仰赏观的欢情,联系后句,其韵味似乎更接近于《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武帝,大约也正从这相似的情境,联想到了《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不禁脱口吟出了下联两句。
  三、四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为第二层,是作者的因景联想和中心情思,兰草的秀丽,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兰秋菊自有盛时,作者观赏的情趣和心态可以相见。接着作者由对花木的观赏,引发起对佳人的怀念,这种由物到人的移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离骚》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怀佳人兮不能忘”里的“佳人”不仅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对事业的追求心愿,正象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一样。
  也有观点认为武帝于把酒临风之际,怀念的心中“佳人”是指那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北方“佳人”李夫人。李夫人死于元狩年间,武帝思念不已,竟至于信少翁之说,夜致其形貌于宫,在隔帷伫望之中,唱出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 的迷茫之歌。而今七、八年过去,武帝还是不能忘怀于她,终于在秋日白云之下,又牵念起这位隔世伊人了。这两句化用《九歌》人神相殊之境,写武帝对“佳人” 的生死相望之思,确有鲁迅先生所说那种“缠绵流丽”的韵致。


相关阅读
1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出自元朝诗人高启的作品《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查看全文】

2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出自宋朝诗人蒋捷的作品《梅花引荆溪阻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查看全文】

3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嫦娥》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查看全文】

4 幽兴。争如共载,越娥妆镜。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幽兴。争如共载,越娥妆镜。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十二郎素天际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记晓叶题霜,秋 【查看全文】

5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其古诗全文如下: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 【查看全文】

6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出自南北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陇头歌辞陇头流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注释】 ⑤鸣声幽咽:天寒地冻,陇山下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