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出自唐朝诗人荆轲的古诗作品《易水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注释】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县,当时为燕国的南界
萧萧:秋天的风声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翻译】
北风萧萧呵易水森寒,壮士一去呵再不回返。
【赏析】
这首辞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全辞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末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见《史记》)。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
这首辞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相关阅读
1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潼关吏》,其古诗全文如下: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 【查看全文】
2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出自于诗经作品《干旄》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 【查看全文】
3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与歌者米嘉荣》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查看全文】
4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小村》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 【查看全文】
5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长征》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 【查看全文】
6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