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11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出自宋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送日本国僧敬龙归》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
  ①敬龙:日本和尚名。
  ②扶桑: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③渺茫:远而空荡的样子。
  ④师:指敬龙和尚
  【翻译】
  扶桑已是如此的遥远、神秘,而你的故乡更远在扶桑以东。这一次是谁陪你一起回故乡?是满船的月光,还有风鼓起的白帆。
  【赏析】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说敬龙此番归国,行程辽远,里程不易概指。虽然《梁书·扶桑国传》说过“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后来沿用为日本的代称,若写诗也是这样指实,便缺少意趣。诗人采用“扶桑”这个名字,其意则指古代神话传说东方“日所出处”的神木扶桑,其境已渺茫难寻;这还不够,下面紧接着说敬龙的家乡还在扶桑的东头再东头。说“扶桑”似有边际,“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不能定指,则其“远”的意味更可寻思。首句“已在”是给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处。说“扶桑”已暗藏“东”字,又加上“东更东”,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东”字,把敬龙的家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又神秘,又惹人向慕。那边毕竟是朋友的家乡,而且他正要扬帆归去,为此送行赠诗,不便作留难意、惜别情、愁苦语,把这些意思藏在诗句的背后,于是下文转入祝友人行程一帆风顺的话头。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船行大海中,最怕横风暴雨,大雾迷航。过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风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够到达的也往往要在数十日或者数月的艰苦航程之后。这些往事传闻,韦庄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顺利。用一个“到”字,先祝他平安抵达家乡;“明月”示晴,排除雾雨;“帆风”谓顺,勿起狂飚,──行程中不生灾障。“谁”字先垫出“与师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顺风再为挑明,并使“风”、“月”得“谁”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风”、“月”与“师”三者,连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畅之情;另一方面,又结合“到”字,说“共到”,使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陪同直抵家乡。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饶有诗意。
  诗人如此祝愿,也并非仅仅由于主观愿望,故作安慰语。它是有客观事实作基础的,这就是晚唐时日本与中国之间,海上航行相对地便利与安全的事实。它印入了诗人心底,写出来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诗句。


相关阅读
1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稻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释】 ⑴前陂:前 【查看全文】

2 水天需卦_易经需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需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乾下坎上)需(1):有孚(2)。光亨(3),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4)于郊,利用恒(5)。无咎。 九二:需于沙(6),小有言( 【查看全文】

3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晚次鄂州》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 【查看全文】

4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西上莲花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 【查看全文】

5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查看全文】

6 天外事,两悠悠。不应也作可怜愁。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外事,两悠悠。不应也作可怜愁。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出自元朝诗人党怀英的作品《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