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25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翻译】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鉴赏】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此时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相关阅读
1 摧残槛中虎,羁绁韝上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摧残槛中虎,羁绁韝上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新平少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 【查看全文】

2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劝学击石乃有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 【查看全文】

3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九舳舻天际。而今胜了,低迷鱼艇,模黏雁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九舳舻天际。而今胜了,低迷鱼艇,模黏雁字出自清朝诗人邓廷桢的作品《水龙吟关河冻合梨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 【查看全文】

4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金缕曲赠梁汾》,其古诗全文如下: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 【查看全文】

5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石壕吏》第七八句,其全诗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 【查看全文】

6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其古诗全文如下: 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