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⑴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⑵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⑶“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⑷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翻译】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相关阅读
1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唐朝诗人蒋捷的古诗作品《一剪梅舟过吴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 【查看全文】
2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 兰亭讌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 【查看全文】
3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赠王友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 【查看全文】
4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出自唐朝诗人张炎的作品《鹧鸪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 【查看全文】
5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白马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 【查看全文】
6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留春令画屏天畔》,其古诗全文如下: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拈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