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翻译】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释】
①、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②、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③、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④、数:计算。 ⑤、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⑥、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⑦、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⑧、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⑨、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⑩、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引语】
本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指,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于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无可挑剔。这一章又发挥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从正面“贵其师”,不从反面“爱其资”,做到“虽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导思想,是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
【评析】
本章所讲的内容,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相关阅读
1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绮罗香咏春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 【查看全文】
2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古诗作品《悯农》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 【查看全文】
3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出自宋朝诗人韩琦的作品《点绛唇病起恹恹》,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 【查看全文】
4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出自唐朝诗人韩琮的古诗作品《暮春浐水送别》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释 【查看全文】
5 风水涣卦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涣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坎下巽上)涣(1):亨②,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初六;用拯马壮③,吉。 九二:涣奔其机④,悔亡。 六三:涣 【查看全文】
6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破阵乐露花倒影》,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