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翻译】
九州处处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释义】
九州禹迹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提到过中国天文学上有“九州分野”的概念,九州已经成了中国领土的代言词。最早是帝喾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时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后仍确定为九州(兖冀青徐杨荆豫梁雍),并铸九鼎,以永定九州。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推位让国”禅让制度的最后一位受益人,禹以后开始了“夏传子,家天下”等历史。但这并不是禹的错,实在是除了禹的儿子启,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接班人;而且启是大家推选上来的,不是禹自己定的。
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孔子都说,我实在挑不出禹的过失。他婚后第四天就治理洪水去了,一去就是十三年,曾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特别是有一次刚好禹的儿子出生。禹硬是听着儿子的哭声不进家门,而且“一馈十起身,慰劳人间事,出外见罪人,下车而问泣”。禹在位27年,享年一百岁。禹治水累得腿胫上的汗毛都磨没了,又得了风湿病,弯腰驼背,根本迈不开步子走路。后世的书呆子有专门学走禹步的,他们不知道只有得了风湿才能走好禹步。
“九州禹迹”的第一层意思是说,中国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第二层意义是,大禹治平水患之后,第一次开始丈量中国的土地。他派使臣大章从中国的极东(辽左)至极西(流沙),用脚步测量,得到的结果是中国东西共计2亿33,500里零75步。又派使臣竖亥自极北(沙漠)至极南(海表)步量,中国南北共计2亿30,500里零71步。
这里要注意,上古时代十进制的数字概念与今天不完全相同,上古是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兆就是十进制最大的数了。今天以万万为亿,古今数字概念不同。
百郡秦并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分天下为36郡,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又将天下分为103郡,取个整数说,就是百郡。汉朝的百郡是在秦灭六国、并土地的基础上而来的,所以叫做“百郡秦并”。前面“户封八县”中提到县,这里有提到郡,就是古代两级区域行政管理单位,叫郡县制,大体相当于现在省县制的概念。
秦以前郡小县大,周时天下分为百县,一县下辖四郡,所以《春秋》各传上说: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以后郡大县小。县者悬也,或悬在郡的上面,或悬在郡的下面,是一级行政管理单位。秦汉以后万户县的长官为县令,不足万户的称县长,明清时候均为七品芝麻官。
唐朝以郡为第一级单位,下有州道县,宋时加入府一级,明清时期设有府道州县,其行政区域的划分又不一样了。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岳指五岳,宗指宗主,五岳的宗主是泰岱。岱是泰山的名字,也叫岱山,因为位于山东泰安州,所以这里称为泰岱,简称泰山。五岳以泰山为尊,《诗经》就有很多歌颂泰山的诗句。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又在逝世前低声吟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历代的帝王在政权更替、新君登基的时候,都首先要来泰山举行祭拜天地的封禅大典,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就在泰山、云山和亭山。祭天的仪式叫做“封”,封都在泰山举行;祭地的仪式叫做“禅”,禅在泰山脚下的云山和亭山举行。由于历朝的规矩不同,具体地点也就有异,例如三皇的封禅,羲农封在泰山,禅在云山;黄帝封在泰山,禅在亭山;尧舜都是封泰山,禅云山。云山在泰山的东南,亭山在泰山的南面,都离泰山很近,山很小。
封是祭天,要在泰山顶上搭起很高的土台子,烧起火来,对天(实际上是天下)表明自己的心迹,请天来见证并佑护,等于现代新任国家领导人的就职演说一样。谁是天呢?众人为天,闹了半天还是说给天下人听的。老天爷一是听不见,二是不爱听,换来换去的老搞这一套把戏,看得烦也烦死了。
封和禅一般都是同时举行,但是封重于禅。南宋以后,长江以北被金人占据,就无法封泰山了,于是改为封禅与郊祀合一。明成祖时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坛,合祭天地;嘉靖帝时在北郊建地坛祭地,南郊的天地坛改称天坛,专门祭天。
唐玄宗封禅泰山的时候,张说任“封禅使”,全权负责封禅大典的准备和仪式。张说大权在手,就乘机将女婿郑镒的官位,从九品一下子升到了五品。玄宗很奇怪,就问郑镒是怎么回事。郑镒支支吾吾,讲不出口,旁边的人就为他打圆场说:“此泰山之力也。”玄宗一下子没有听懂,那人就指了指张说。玄宗明白了,说:“原来是岳父老泰山的功劳啊!”此后,老丈人就称为“岳父”,也就是“老泰山”了。
以上四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天下数以百计的郡县,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成果。五岳以泰山为尊,帝王的禅典在云山、亭山上举行。
相关阅读
1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薄幸淡妆多态》,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 【查看全文】
2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琵琶仙中.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 【查看全文】
3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作品《江南旅情》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 【查看全文】
4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出自魏晋诗人汉乐府的作品《青阳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翻译】 青青的荷叶覆盖着碧绿的潭水,鲜 【查看全文】
5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二》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查看全文】
6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望洞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