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18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出自唐朝诗人韩琮的古诗作品《晚春江晴寄友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释】
  ⑴绮:本义是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漂亮、华丽、精美。
  ⑵春青河畔草:一作“青青河畔草”。
  【翻译】
  夕阳西下,含山欲坠,天边的云霞经夕阳映照,色彩斑斓。远处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春风吹青了河边的芳草,绿油油的一片,顺着河畔延伸开来。现在还不是望乡思家的时候啊。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五。下面是安徽大学文学院术研究带头人、安徽大学古籍整理汉语言文字研究所顾问马君骅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小诗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情,就从中生发出来。
  首句炼在“低”字。在生活中可观察到,日低时才见晚霞,日愈落下,霞的位置亦愈低,就是“落霞”。一个“低”字写出此刻晚日沉沉,含山欲坠;落霞经晚日的金光从下面映射,更显得色彩斑斓,极为绮丽。晚日与绮霞,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次句“远”字传神。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画眉的翠黛。这一美景,全从“远”字得来。近处看山,便非这种色调。
  第三句“青”字最见匠心。这里“春”下单着一个“青”字,别有韵味。这个“青”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同一杼轴。王安石的“绿”,由“过、到、入、满”等经几次涂改方始得来,足见锤炼功力。韩琮在此炼得“青”字,早于王安石几百年,应该说是“先得我心”。正是这个“青”字使全句飞动起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这一盎然春意,多靠“青”字给人们带来信息。
  全诗着力点最终落在末句“望”字上。“望”字承前启后,肩负着双重任务。前三句的景是在诗人一望中摄取的。由望景联想到望乡,望乡自不免怀旧,所以诗题不仅标出“晚春江晴”,而且缀以“寄友人”。然而诗人为什么不说“正是望乡时”,偏说“不是望乡时”?望景怀乡,望景怀人,本是常情,但诗人故意不直陈,而以反意出之。正如辛弃疾在《丑奴儿》下片中所说的:“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词不言愁而愁益深,此诗不言望乡而望乡之情弥切矣。
  全诗四句,有景有情,前三句重笔状景,景是明丽的,景中的情是轻松的。末一句收笔言情,情是惆怅的,情中的景则是迷惘的。诗中除晚日、远山都与乡情相关外,见春草而动乡情更多见于骚客吟咏,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等都是。韩琮此诗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情与景协调一致,显得很自然。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斯言可于这首小诗中得到默契。


相关阅读
1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出自宋朝诗人谢懋的作品《霜天晓角桂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 【查看全文】

2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 【查看全文】

3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送人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 【查看全文】

4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 【查看全文】

5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扶风豪士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 【查看全文】

6 循吏列传翻译赏析_循吏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循吏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太史公说: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法用以阻止民众作恶。 文法与刑律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心存戒惧地自我约束,是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