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送人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注释】
1、钩:一种似剑而曲的兵器
2、翩翩:形容轻捷地驰骋
3、陇头:指陕西箥陇县西北。陇北地区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4、三边:泛指边陲地区
5、黠虏:狡猾的敌人
6、经秋:经年
【翻译】
你看那位壮士,手执胡钩跨上骏马,英姿勃勃地越过陇山头。他从小就立志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绝不是为了做官封侯。万里之外的故乡景象将会在你的梦中出现,边疆的月光常常会引起你的别离忧愁之情。你此去应该早日消灭那些胡族侵略者,不要优柔寡断将战事一拖经年。
【鉴赏】
这是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前往北疆之前在长安写作的送行篇章。诗人对友人英姿勃发、舍身报国、不计名利的行为极为赞赏,又进一步饶有兴趣地设想友人戍守边疆一定会产生思乡之念,最后祈盼早日荡平虏寇,还边境以安宁。全诗充满爱国主义豪情。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首联二句写友人装备精良,身姿潇洒,可见诗人对友人十分欣赏。“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颔联二句称慕友人不但形象英姿飒爽,而且更有高尚、美好的心灵。这是更为诗人所钦敬的一点。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颈联二句是设想友人久戍塞外必然会产生无穷的思乡愁绪,言语中充满关怀和爱护。诗人曾有过经年居留塞外的经历,在《安西馆中思长安》等诗中都曾表露过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他的设想可谓设身处地,情真意切,不是空穴来风。这里对友人思乡之念的想象,更见诗人所寄托的一片爱国深情。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尾联盼望友人早日凯旋。诗人居漠北时,亲眼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不仅造成了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且对战士本身也是一种荼毒。因此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确是饱含深意。
全诗先写友人的英雄风采,再由表及里,从报国、思乡的角度讴歌了友人的美好心灵,最后告诫友人,尽快结束战争,最好是别“经秋”。因为唐朝戍边将领往往拥兵自重,养敌蓄功,常将本可早日结束的战争一拖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兵闻拙速,未睹巧以久也”,可见诗人淳朴的观念中,还饱含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归园田居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查看全文】
2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出自唐朝诗人毛文锡的作品《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查看全文】
3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 【查看全文】
4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望江南超然台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 【查看全文】
5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出自于诗经作品《瞻卬》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 【查看全文】
6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临江仙探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