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望江南·超然台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
⑷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⑸咨嗟:叹息、慨叹。
⑹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翻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赏析】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相关阅读
1 韩信卢绾列传翻译赏析_韩信卢绾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韩信卢绾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 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 【查看全文】
2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三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 【查看全文】
3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月夜皓月流春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注释 【查看全文】
4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 【查看全文】
5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出自宋朝诗人谢逸的作品《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其古诗全文如下: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 【查看全文】
6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