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33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
  ⑹可惜:可爱。
  ⑺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⑻杜宇:杜鹃鸟。
  【翻译】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赏析】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溪”作一个量词,巧妙又无痕地把风,月与溪融为一体,并洗去了风尘世俗之感。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由于感情的挚浓,使比喻的客体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显得更鲜明,更生动。这种表现手法是从生活中来的,不背理,更不违情。月色皎洁,加之以醉人痴语,怪不得异想天开,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这是“情”。“情理交至”,这就更巧妙地揭开了词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这个境界是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如果有一丁点儿外物羼入,就会被损害,被践踏。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富的联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词中不去写“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词人真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难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给读者留下了第一次动人的印象。
  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相关阅读
1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其古诗全文如下: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查看全文】

2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观刈麦》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 【查看全文】

3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 【查看全文】

4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清平乐村居》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查看全文】

5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出自宋朝诗人黄裳的作品《减字木兰花竞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 【查看全文】

6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出自汉朝诗人甄宓的作品《塘上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