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21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观刈麦》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⑴刈: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箪食: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相关阅读
1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 【查看全文】

2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登洛阳故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 【查看全文】

3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青天何历历》,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 【查看全文】

4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出自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其古诗全文如下: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 【查看全文】

5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 【查看全文】

6 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出自宋朝诗人鲁逸仲的作品《南浦风悲画角》,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