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出自唐朝诗人孙逖的古诗词作品《宿云门寺阁》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注释】
⑴云门寺阁:指云门寺内的阁楼。云门寺在浙江省会稽县南云门山<又名东山>此寺是当时的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
⑵香阁:指香烟缭绕的寺中阁楼。即诗人夜宿之处。东山:云门山的别名。
⑶象外:形象之外。
⑷千嶂:千山、群山。
⑸卷:把长薄的东西弯转收拢起来。五湖:太湖的别名。
【翻译】
云门寺阁坐落在云门山下,繁花盛开如烟如雾,但却有一种超脱尘俗的幽静。到了晚上,悬挂的灯火照映着群山,卷起窗幔,映入眼帘的是如太湖秋水般的夜色。画壁上还留存着鸿雁的痕迹,天上的繁星彷佛停留在纱窗上。这样的景致让人更加怀疑通往天庭的路就在附近,果不然,当天夜里就做了一个跟白云一起遨游天际的梦。
【赏析】
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晋安帝时建,梁代处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栖隐过。从杜甫诗“若耶溪,云门寺,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来看,此寺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
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象外”,是物象之外的意思。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五湖(太湖的别名)。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其实,在茫茫夜色中,任你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相关阅读
1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出自唐朝诗人缪氏子的作品《赋新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注释】 赋新月 【查看全文】
2 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出自宋朝诗人瑞鹤仙的作品《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郊原初过雨,见数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 【查看全文】
3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南湖早春》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 【查看全文】
4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其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 【查看全文】
5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硕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 【查看全文】
6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征》,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