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送沈子福之江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①渡头:渡口。
②罟师:指渔夫。罟,打鱼用的网。
【翻译】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赏析】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
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
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唐诗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
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
相关阅读
1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再游玄都观》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查看全文】
2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3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采莲令月华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 【查看全文】
4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宴清都柳色春阴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 【查看全文】
5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梦李白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 【查看全文】
6 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出自汉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孤儿行孤儿生孤子遇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