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春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注释】
1、无
【解说】
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
【鉴赏】
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见下),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
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是说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这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蒙眬的希望。
诗的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的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试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的本意该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何苦“下朱楼”,又何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无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为什么要“数花朵”,当亦有对这无人观赏、转眼即逝的春花,叹之、怜之、伤之的情怀吧?
她默默地数着、数着……“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的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为谁零落为谁开”?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它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相关阅读
1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 【查看全文】
2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江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 【查看全文】
3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 【查看全文】
4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远别离》,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 【查看全文】
5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其古诗全文如下: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 【查看全文】
6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出自元朝诗人张养浩的作品《山坡羊未央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