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02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城西北的西湖。
  ②丝:琴瑟之类;簧:笙筝之类;丝簧:泛指乐器。
  ③琉璃:本指绿色或金黄色的釉料,此指绿色的酒。琉璃滑:喻美酒甘甜爽口。
  ④六幺:又名绿腰,唐宋时期的歌舞曲名。
  【翻译】
  西湖阔,烟波浩渺波连波,东西南北望,不见岸堤坡。丝竹篁管声悲咽,随风荡湖面。绿裙罗带伴娇飞,舞罢双双垂。尊前美酒入红唇,染就香腮红云。贪看歌舞人入迷,酒盈金杯,不知滑欲坠,欢乐极时宜生悲,想起日后各南北。面对美景与歌舞,不禁惆怅盈腹肺。
  【赏析】
  本篇起二句以简炼的笔触,概括地写出了西湖的广阔与繁华。“烟波阔”,一笔渲染过去,背景很有气派。“风里丝簧声韵咽”,则是浑括不流于纤弱的句子,使人想象到那广阔的烟波中,回荡着丝簧之声,当日西湖风光和一派繁华景象,便如目前。
  三、四句承次句点到的丝簧之声,具体写歌舞。“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写的不是丝簧高奏,而是舞后。但从终于静下来的“裙带绿双垂”之状,可以想象此前“舞腰红乱旋”的翩翩之态;从“香腮红一抹”的娇艳,可以想象酒红比那粉黛胭脂之红更为好看,同时歌舞女子面容之白和几乎不胜酒力,也得到了传神的表现。
  换头由上片点出的“酒”过渡而下,但描写的角度转移到了正观赏歌舞的人们的一边。六幺是一种琵琶舞曲,花十八属于六幺中的一叠。因其包括花拍,与正拍相比,表演上有更多的花样与自由,也就格外迷人。酒杯手,连“琉璃滑”都感觉不到,为贪君歌舞而忘情之状。这样,转入明朝,就跌宕得更有力了。“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明朝”不一定机械地指第二天,而是泛指日后或长或短的时间。随着人事的变化,今天沉醉不觉者会有一天被车马带向远方。那时,异乡,甚至无可奈何的孤独寂寞中,回首画桥风月,该是何等惆怅。
  词中关于西湖烟波、风里丝簧和歌舞场面的描写,似带有欣赏的意味,而车马东西,回首画桥风月的惆怅,则表现出无可奈何之中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思的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相关阅读
1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古诗作品《宫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翻译】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 【查看全文】

2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苏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 【查看全文】

3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凉州郊外游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 【查看全文】

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春晓》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 【查看全文】

5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翻译 【查看全文】

6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